2022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肖剑峰

发布时间:2022-11-25浏览次数:112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      肖剑峰

(一)个人简介

肖剑峰,男,汉族,19971月生,共青团员,2020级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与保护,师从操信春教授。研究生期间获得20202021年度二等学业奖学金,第四届“农情与水”学术论坛优胜奖;发表学术论文3篇,其中SCI期刊2篇、B类中文核心期刊1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专利授权1项。

)个人事迹

转变思维,寻找合适的学习方式

子曰:“工欲善其器,必先利其器”。对于研究生来说,思维逻辑是理论构建的基础。虽然本科期间也曾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数学竞赛和科创活动,但对于科研的理解过于浅显,而且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独立完整逻辑链条的连接,因此在刚进入课题组时,他遇到了一些学习上的问题,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学习方式的不适配。以往他更注重课本的知识,而学术研究更重要文献的广泛阅读、积累、理解、提炼和总结。很多时候,一个问题背后并不只有一个固定的可以用公式推算出的答案,而是有许多从不同角度进行的解读,用过于追求单一答案的理科思维方式进行学习往往容易走进死胡同。面对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他努力想办法解决。首先,他积极地参与每一堂课程,下课后认真地总结学到的知识点,努力弥补知识储备上的不足。在遇到问题时,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在寻求答案的同时,从与不同阅历、不同生活背景的老师学生交谈过程中领悟到更灵活的学习方式。虽然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不总是快乐的,甚至常常让他产生自我怀疑的想法,但是在身边朋友的帮助下,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并且逐渐适应了研究生的学习生活。

知行合一,注重实践

 “实践是检验标准的唯一标准”。在理论学习之外,该生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为了验证作物模型的精度,负责为期一年的水稻-小麦轮作试验。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的问题,该生进行了相关书籍与文献的广泛阅读和软件技能的学习,勤于思考,积极寻求解决方法。虽然经历了较大工作量下迷茫和劳累的双重压力,但功不唐捐,该生通过数据收集、处理及论文撰写,一作发表SCI论文1篇,中文核心1篇。

脚踏实地,砥砺前行

胡适先生说:“昨日种种,皆成今我,切莫思量,更莫哀,要怎么收获,就怎么栽”。生活并不是千篇一律地复制他人和先前自己走过的路,而是不囿于一个框架之内又有明确的方向感,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踏实地走下去,不是单独的“我往”,而是被生活应允的“你来”。回望过去的学习生活,该生表示,十分幸运能够来到河海大学农工院,两年多来得到诸多良师益友的指导,坚实宝贵的平台为大家提供了不断提升发展自我的机会与空间,更十分感谢导师操信春教授的谆谆教诲与积极引导。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