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高一寒

发布时间:2022-11-25浏览次数:96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一寒

(一)个人简介

高一寒,女,汉族,19987月生,中共党员,2020级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光谱遥感数据解译,师从苏红军教授。研究生期间担任副班长兼团支书;获得研究生第一、第二阶段学业一等奖学金;发表学术论文2篇,其中A类期刊2篇。


(二)个人事迹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高一寒同学本科也在河海大学就读,不仅在学习成绩上取得优异成绩,以推免第一名的成绩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进入研究生阶段,她将主要时间用于科研探索,在入学时就做好了规划,衡量自身学术能力与既定目标之间的差距,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同大多数同学一样,初入学术领域的她对自己的能力并不自信,时刻担心最初设定的目标是否过于漂渺而不够符合实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砺并且在导师和同门的帮助下,她更加明确了科研的具体方向与目标,并不断朝着特定方向前行,发表了第一篇一区TOP刊学术论文。第一次获得的学术成果显然促进了她在科研上的前进动力,增强了她的信心。虽然在科研过程中有大量实验的失败,理论推翻又重构的经历让她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有过浮躁和焦虑,但幸运的是她克服了这些困难,懂得了设立目标的价值,更懂得了专注实际,为她的学术成长奠定了基础。

三人成师,笃学敏行

本科阶段的学生干部工作经历让她懂得了向他人汲取意见的重要性,向他人学习势必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生活中,她深知自己不善交际的劣势,主动与同学交流,乐于帮助他人;在学习上,她积极与同门进行学术探讨,尤其是在产生新的科研想法时,与老师和课题组成员交流想法的成熟性以及可改进的地方,思维的碰撞最易产生新颖的观点,这也是她能够完成学术论文的重要原因。

理论上的构建并不足以支撑学术能力的提高,她深刻明白,将想法付诸于实践,才能证明理论的可行性。她的主要研究方向偏向于算法,意味着通常需要具体的数学推导与编程实现来证明可行性,通过大量的实验她发现,理论的完善与编程的实现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兼顾方可推进成果的实现。多动手,多思考,多交流,是她在经历大量的失败之后得出的宝贵经验。也促使她发表了第二篇一区TOP刊论文。

三省吾身,取则行远

有新意的创新点并不容易获取,这需要建立在大量文献阅读和算法浮现的基础上,更需要阅读不同领域的文献。虽然她的重要研究对象是高光谱遥感影像,但基于其跨学科的特性,她通常会阅读大量其他领域如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领域的文献,激发自己创新思维。反思当前的思维局限性,尽量从宏观的角度将创新观点融入具体实验当中。同时,她会保持记录的习惯,从文献中获得的新知识,突如其来的新想法,都会被及时记录下来,每天晚上进行总结。

日积月累的习惯让她更适应学术枯燥的氛围,但对她来说,是一段时间的刻苦获得最终成果的成就感促使她设定更远的目标。不仅仅是短期内在课程内取得高分的目标,而是对科研的探索,寻求学科更深层的发展。目标坚定即能持之以恒,用毅力去克服遇到的困难,坚信在达成目标之前一切都是必要的努力,这就是她的真实感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