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陈鹏

发布时间:2022-11-24浏览次数:136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      陈鹏

(一)个人简介

陈鹏,男,汉族,199410月生,中共党员,2019级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稻田土壤碳周转过程与微生物机制,师从徐俊增教授。获得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江苏省研究所智慧农业科研创新实践大赛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A类期刊4篇,参与省部级项目1项。

(二)个人事迹

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

读博之后,每个人或许都会面临这样的一个困惑:我的研究课题到底是什么?他也遇到过,但是他明白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只有去提升自己的文献阅读量。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科研亦如此,众多优秀的学术论文就是科研人获得灵感的源泉。同时,他说也要敢于行动,他见过很多人因为科研过程中的一些小挫折而停下脚步,但其实当你动手去解决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些小挫折只是因为你的恐惧才显得如此庞大。他还记得,在确定了研究方向后,他发现实验中需要使用稳定同位素探针技术,可是这个技术从同门到学院里都还没有人掌握它的操作方法。面对无法和周围的人探讨的困境,他持续两个学期每天泡在实验室里,发邮件联系开发和改进该方法的老师,虚心请教,并报名参加稳定同位素示踪与质谱分析技术相关培训班,终于将同位素相关实验技术从待测样品的制备到质谱仪及所有外设的工作原理、样品测定步骤熟练掌握并应用,还能够为学院的其他老师同学提供帮助。

去开拓眼界,不拘泥于方寸

如果说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向上攀登,那最高的那座山峰一定就是自己。所以,科研的道路,也就是超越自己的道路,不要因为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忘记了自己的初心。读博期间,他认为心态至关重要。科研之路绝非坦途,经过长时间的艰辛努力,他所撰写的论文曾一连多次遭拒,让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很大怀疑。论文被拒后,在导师徐俊增教授的指导和鼓励下,他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不断尝试新思路并完善论文,最终论文被成功接收。当然,科研这条路会很孤独,在坐冷板凳苦心研究的同时也要走出去,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开阔自己的眼界。参加学术会议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这是和外界进行交流沟通和知识交换的重要媒介。他积极的参加全国稳定同位素生态学学术研讨会、稳定同位素生态学测量技术及应用学术交流会等各类学术研讨会,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扩展了学术视野,拓宽了研究思路,在会议现场能够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学者专家进行充分的学术交流,不仅可以了解研究领域内最新的研究方法和动向,他还可以发现自身研究的不足,并结识一群有趣的青年朋友。虽然疫情可能暂时影响了一些会议的举办,但他会充分利用现如今的新媒体渠道,随时了解领域内最新动态,这样有助于在创新性上有所突破。

运动是世界上最好的解忧药

身体健康也是科研顺利的一个重要基础,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他在学习期间,一直有保持运动的习惯。运动是缓解焦虑,保持心情放松的有效方式,学会劳逸结合,越是压力大的科研生活,越要调整自己,保持好的精神状态。跟师弟师妹们一起打打球,说说笑笑,就会觉得生活没有那么枯燥了,运动后科研效率也会变得更高。其实,当开始踏上读博这条路后,就会发现,有很多灵感都是在闲暇的时候冒出来的,平日的积累最终会在生活的某一瞬间开出花。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所以他建议各位同学能够把握当下,敢于在科研路上,披荆斩棘,坚持深耕,就一定会收获一棵属于自己的大树。祝愿大家都在科研的道路上平安顺利,得偿所愿!



关闭